2009年6月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里,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贵州省毕节金沙县第一中学宣布民进中央“同心·彩虹行动”启动。这项行动旨在举全会之力,发动民进各级组织和会员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全力支持西部教育发展。从此一座同心所向,折射着多彩教育、多彩人生的“彩虹桥”跨越山海,在东西部架起。
2012年7月,开明慈善基金会由民进中央主要领导发起成立,继承发扬民进立会为公的优良传统,立足民进特色优势,始终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以教育文化帮扶为重点,多形式多领域助力“同心·彩虹行动”实施。
2019年8月30日,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印发了《民进中央深化“同心·彩虹行动”工作方案》,在贵州省安龙县和金沙县持续开展深化“同心·彩虹行动”。开明慈善基金会积极响应,以“同心·彩虹行动”为载体,以“彩虹结对”“彩虹励志”“彩虹关爱”为主要内容,不断拓展深化帮扶领域,十年来累计向安龙县和金沙县捐赠善款1600万余元,久久为功支持两地社会经济发展。
“同心·彩虹行动”教育帮扶
教师是教育之本,兴教之源。聚焦乡村教育短板,助力培养扎根乡村的高素质教育队伍一直是开明慈善基金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2年至2013年,基金会投入善款150万余元资助辽宁、内蒙古、广西等8个民进省级组织举办12期培训班,培训金沙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353人,为提高金沙县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持。曾经在南京接受过培训的木孔镇中心校校长董天琪认为:“我们与先进地区相差最大的就是教育理念。民进里有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相信“同心·彩虹行动”能给我们带来先进的理念。”
2012年至2019年,基金会连续8年举办“同心·彩虹行动”新疆校长培训班,投入善款近400万元培训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和田、阿勒泰、喀什、塔城等14个地州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528名,全面提升新疆中小学校长领导力。
2020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工作难度大的县和村挂牌督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基金会配合民进中央启动“同心∙彩虹行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村教师三年(2020年-2022年)能力提升计划,用3年时间为52个重点帮扶县的乡村教师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库,免费提供视频课程,组织专家线上线下答疑,安排跟岗学习等,激发当地乡村教师内生动力。三年来投入善款100万余元,在云南、贵州、广西、宁夏等地区培训乡村教师1035人次,助力西部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助力乡村学子成长成材,开展“彩虹关爱”“彩虹励志”行动。基金会资助和奖励福建省学生、教师2145人次,共计发放善款445万元;资助内蒙古喀喇沁旗和云南河口地区困难学生1800人次,捐赠善款245万元,向贵州安龙县、金沙县困难家庭捐赠善款286万元,资助学生1748人次。
深化乡村学校音体美领域的帮扶,开展“同心·彩虹行动”美育共建“花式篮球”、“合唱团”等项目。“明年你们还来吗?”“舍不得你们走”“我长大了也像您一样当一名体育老师,教比我小的孩子打篮球”等等,这是基金会在贵州开展“花式篮球”公益项目时,来自金沙二中的孩子们纯真而质朴的话语。2021年以来,在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的支持下,基金会在贵州开展“美育共建”篮球、书法和合唱等公益项目。其中和北京篮协合作开展的“花式篮球”项目培训贵州省金沙县、安龙县和兴义市中小学生、篮球教练员和裁判员近1000人次,活动让乡村孩子享受运动的快乐,更能够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给他们带来一生的积极影响。
同心·彩虹美育共建“烛光计划”自2013年11月启动至今,先后走进全省11个地市,并辐射北京、天津、贵州、四川、新疆、云南等地,累计受益师生达20万余人次,为推动乡村中小学书法教育开展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落后的基础教育设施一直都是乡村地区教育的“痛点”。基金会先后捐赠150万元在安龙县的10所学校内建设10间“学大教育梦想中心”,当地学生第一次感受到最先进的现代化教育;向安龙县栖凤街道第二幼儿园捐建“同心彩虹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为安龙县特殊教育学校捐资购买康复类训练器材;帮助安龙笃山镇民族中学、海庄小学、金沙县长坝镇初级中学等改善办学条件。
助力乡村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在安龙县春潭街道第一小学,放学后孩子们走进不同的教室、场地,学习书法、科学、创意美术等兴趣课,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让孩子们尽享快乐时光。2022年4月,基金会捐赠善款35.92万元资助安龙一小开展学大教育“课后服务互动双师素质课堂”项目,受惠师生共计1870人,学生们更加自信、阳光,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得到了全面提升。
“同心·彩虹行动”文化帮扶
基金会积极开展以智力帮扶为主的文化服务项目。
“听了开明道德讲堂的优秀传统文化课后,自己的心态改变了,家庭更和睦了,工作更顺心了,幸福感更强了。”这是一位安龙县蘑菇小镇新市民的感慨。2020年7月,基金会经过调研,决定在安龙县集中搬迁点的蘑菇小镇开展“同心·彩虹结对”项目,开设“开明感恩道德讲堂”和“开明新生活超市”,把文化自信和扶贫扶志相融合,提升新市民思想道德素养,感恩意识,激发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动力。讲堂运行三年来,累计服务村民3.2万人次。大家用听课积分在超市兑换自己需要的商品。据统计,兑换商品价值已达15万余元。
为缩小城乡青少年的阅读“鸿沟”,基金会投入善款200万元开展“开明书架进班级—少儿阅读能力提升计划”,为安龙县和金沙县的1.37万小学生、329个班级共15学校配备300多个书架,捐赠书籍 55194册。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开明出版社也共同参与了书目的研究与制定,书籍的采购与运输。该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尤其是师生的热烈欢迎。
“同心·彩虹行动”关爱项目
基金会坚持“温暖民心”的指导思想开展慈善项目。为帮助贵州喀斯特地区解决吃水困难,基金会开展“同心·彩虹行动”爱心水窖项目,捐赠善款318万元,经过为期4年的持续推进,共建成“同心彩虹·水窖”430口,惠及39所学校近2.4万名学生。
为弘扬“爱满民进”的优良传统,2021年基金会启动了“彩虹·关爱”困难会员活动,通过发放资助款、送慰问信和民进地方组织登门看望的形式,两年来捐赠善款80万元,为160名生活困难会员送去组织的温暖。
“同心·彩虹行动”乡村共建
基金会积极支持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先后投入200万元支持安龙县坝盘村乡村振兴事业,慰问困难户,资助改造民宿、村容村貌、文化广场、建设篮球等,使古老的村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向新疆阿克马热勒古再村捐赠17万元,用于村委、食堂等改造工程,惠及村民1000余名。此外,基金会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统战部号召,捐赠125万元资助江西省广昌县千善乡敬老院提升改造项目。
有民进人的地方,就有“同心·彩虹行动”。开明慈善基金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民进十三大精神,以“同心·彩虹行动”为重要内容和机制,全力支持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重点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再建新功。